久富农业网 >> 石生韭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梅成建说说跨区机收那夏蜡梅多花丛菔倒稔子银胶菊属彩冠花

2022-06-29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梅成建:说说跨区机收那点事儿

发布日期: 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研究员梅成建

“北方麦区流行这样一句农谚:女人怕生孩子,男人怕割麦子。随着联合收割机隆隆驰来,这句农谚从此将要改写。”这是发表在1995年6月21日《人民》头版上的北方麦区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采访之一——《初展身手新“麦客”》的导语,也是国家宣布放弃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农业机械化经历长达十几年的“冷落”之后,再次登上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头版,走进全国人民的视线。

之后,经过全国农机人的共同努力,隆隆驰来的联合收割机机队成为农业报道中一道常见的靓丽风景线,跨区作丽江椴业几乎成为农机化管理系统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张行业“名片”。那么,这张名片是如何打造成功的呢?

发明者——农牧渔业部农机化服务站

改革开放之后,如果问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发明者是谁?应该非农牧渔业部农机化服务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的前身)莫属。

1986年6月,农牧渔业部农机化服务站联合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北京联合收割机厂,组成了一只拥有7台联合收割机的机队,开始了易地机收小麦的尝试。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的初始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而是为了推广机械化收获技术,帮助企业打开市场。

全党动员、决战三年、八零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失败后,之前从东德引进的E512、E514 联合收割机、约翰迪尔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买产品

1065、1075联合收割机经过消化吸收,刚生产出来就生不逢时,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土地经营细碎化、一次性投资大等不利因素进入市场困难很大。

以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为己任的农牧渔业部农机化服务站与急需开拓市场的生产企业一拍即合,决定利用小麦收获的时间差,开展跨区作业,向广大农民展示先进的机械化收获技术。

参加跨区作业的有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的1065、150+优良展位075,四平联合收割机厂的E512、E514和北京联合收割机厂的北-京2、北京-3,机手为企业人员,发生的费用各自负担。跨区作业从郑州开始,第二个点为石家庄,最后到北京结束。郑州作业结束后,通过铁路运输于6月12日到达河北省赵县。

按分工第二个点由当时石家庄市研究所的刘德基所长和我负责。记得那是个上大兰午,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很成功,无任何故障发生。现场人声鼎沸,很多当地农民来看稀罕,但真正使用收割机作业的不多。联合收割机作业每亩收费8元。

联合收割机过后,地里蹲着黑压压一片人,仔细地数地上掉下的麦粒儿,观察收获损失大小。记得当时问正在往口袋里装麦子的户主对机收价格、损失的看法,户主说价格还可以,损失能够接受,最大的好处是省事,花点钱麦子就拉回家了。

6月21日,作业队通过公路自行赶到北京,我与邹漳合作,撰写了《流动联合收割机队抵京郊开展麦收服务》,发表在《中国农机化报》上,1987年获得第一届首都产业报好三等奖。

跨区机收好像在1987年又组织了一次(当年我回到农机化管理司工作,未参加),以后就无疾而终了。曾经积极参与的三家企业也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被分拆,一部分被约翰迪尔收购,一部分归常发;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北京联合收割机厂则早于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推动者——全国农机化管理系统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真正兴起,功劳首先应属于那些带着发家致富梦走南闯北的农民机手,农机化管理部门在其中扮演了强有力推动者的角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赤才属

究竟什么时候?哪一个机手开着自己的联合收割机走出跨区作业的第一步,目前尚无定论。但跨区机收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可能是比较客观的看法。特别是1993年,割幅2米、价格5万左右、特别适合较小地块作业的新疆-2联合收割机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跨区机手的发展。

到1995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麦机收市场已经形成,且不断扩张,跨区机收规模越来越大,呈爆发式发展态势,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一年,我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政策法规处任副处长,主管宣传,和浅裂菟葵河北省农机管理局合作,邀请人民、中央电视台,策划进行了跨区机收宣传活动。

6月初,首先集中在河北省的邯郸市,了解机构需求,确定如何配合人民、中央电视台完成采访,最终决定兵分两路,分开活动。

我和郭俊英副局长陪着人民潘承凡,一路向南,进入河南采访。

6月7日上午,在河南省卫辉县,遇到了一个由五六十台联合收割机组成的车队,刚刚完成第一个点作业,正在向第二个作业点转移。我们采访了河北省藁城县跨区机收队,机队全部是清一色的新疆-2号。为了看机手如何吃饭,我们曾在田间等了3个多小时。

河南机收接近尾声,我们随着向河北转移的一个个机队,又一路向北,感受了机队不断遭遇拦机、寸步难行的艰难,最厉害的地方,隔几百米就被拦一次。

在漳河大桥北侧,我们遇到了几个农民截住了一台东北某厂生产的联合收割机,农民放行了。我们感到很奇怪,农民说这种机器不好使,老坏,等一会儿再截别的。

最后,我们采访了河北省元氏县聊村,一个年翻修400台联合收割机、交易额1300多万元的专业村。

在返京的路上,我们研究了报道思路,决定合作进行一次北方麦区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连续报道,潘承凡负责两篇,即《初展身手新“麦客”》(之一)和《机手浩叹“行路难”》(之三),我负责一篇,重点写联合收割机,题目为《流动的工厂》。连续报道于6月2中国市场将决定未来VOC材料的用量限制1日—23日发表,每天一篇,开头在一版,结束在二版。

另一路收获也很大,河北省农机管理局局长陈春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刘自力的采访,上了影响巨大的《联播》,因此也成为代表农机化管理系统上中央电视台联播宣传的第一人。

跨区机收的主体是渴望用联合收割机发家致富的农民机手,而跨区机收的辉煌则是由机手和全国农机化管理系统共同创造的。

特别是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他们积极投身跨区作业。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很多县级局长亲自带队,把机手组织起来,带着他们走天下,在维修服务、安全作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推动跨区机收的发展功不可没。

后来出台的跨区作业农机免收利过路过桥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跨区作业的支持和引导。

可以说跨区机收是机手和农机管理部门自动找好定位、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合理支持则示值偏低和引导的典范。

历史和未来——如是三问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农机产品装备量不断增长,彻底告别了农机短缺时代。目前,跨区机收仍在继续,规模再也不能同高峰时代同日而语,但它会永远藏在我们的心中。

回顾跨区机收从兴起、扩张到高潮的历程,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其一,改革开放后跨区机收由体制内事业单位首先发起,但为什么是广大的农民机手把它推向了辉煌?

其二,如果说跨区机收是一个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项目,则称得上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是什么让广大农民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机械收获,并导致联合收割机市场井喷式爆发?而很多推广项目为什么推而不广,项目一结束就变得无声无息?

其三,在农机化发展中,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和政府一定的扶持、引导都不可缺少。但一定的扶持、引导政策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市场信号变形,如何控制引导或扶持的“度”?使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像跨区机收一样的引导效果。

1995年6月21日《人民》头版刊发北方麦区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采访之一——《初展身手新“麦客”》时曾加了一个编者按:“实现收获机械化一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没能解决好。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投资大,利用时间短,对广大并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真是‘没有钱,买不起;利用率低,放不起’。如今,成千上万个新‘麦客’在农机部门的组织下,驾着联合收割机开展易地麦收。他们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新‘麦客’的出现,意味着我国期待多年的农业机械化,正酝酿着新的突破。”

目前,我国三大作物的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机械化进入全面、全程发展新时期,如何总结跨区机收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把好政策扶持、引导的“度”,促进农机化事业高效、高质发展,值得期待。

成都白癜风治疗费用
成都哪家医院白癜风好一点
成都绵阳好的白癜风医院
成都白癜风医院哪家可信
友情链接